[文化]郝雪山国画写意《唐诗三百首》
本篇文章1078字,读完约3分钟
郝雪山在创作唐诗。
唐诗意境作品之一。
郝雪山是我省著名的青年画家,一生致力于中国画《唐诗三百首》的写意性。到2月24日晚,已有120多首唐诗被描绘出来,创作了120多幅小巧玲珑的中国画,其中以山水画最多。
2014年初春,郝学山在《唐诗三百首》的意境上,萌生了写意的想法。从此,他开始“踏上”300首唐诗的漫长“画路”。这两年来,除了吃饭睡觉和单位的日常工作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唐诗及其意境中。他每画一首唐诗,都要把原文仔细看几遍,然后研究注解,再开始画速写,直到脑子里有图为止。有时候,他要画一首诗的十几个速写,直到他产生了难以向你诉说其中之美的感觉,才开始正式创作。在过去的两年里,他画了600多幅唐诗素描,现在他已经正式创作了120多幅唐诗中国画。业内人士感叹道:“用一个人的力量,用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么一个非常艰难的唐诗国画创作,这在当今浮躁的画坛是极其难得的。”
郝学山,山西画院专职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少文、刘庆和等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纯粹的学术精神为他的绘画奠定了良好的艺术精神。山西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挺拔的山川滋养了他绘画的艺术魅力。
郝学山说,他每次用唐诗意境画国画,首先要深入了解。但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找到诗在意象上能触发他绘画灵感的点。他拿起一幅新完成的唐诗画——杜甫的《赠八处士》为例:“朋友相见,难如朝夕星辰。今晚是一个罕见的事件,加入烛光。”月明星稀,故人重逢,悲生无常,乐在其中,多有无奈,饮一杯酒。他说,反复感受了这首诗,脑海里蹦出一个场景:一个春天,太行山下,一个小村庄。村口有一座小石桥,横跨两岸的石头河床。靠近悬崖的桥的一边有一个小院子。这个院子是城里的一家人用来度假和接待朋友的。挺整齐的。所以他决定用这个作为描摹的蓝图。象征性的桥梁成为画面的主要形象。两边都是悬崖和小路,一个是归宿,一个是要来的地方。桥下流水如红尘。在院子的阁楼里,老朋友见面,孩子们商量。如戴的《远山与天上的星月》应为诗的开头。具体到实际的构图和写法,就是先画个素描,至少十几个素描画在宣纸上。郝雪山说,已经创作出来的唐诗意境画,大部分都是这样完成的。布景的选择,道具的安排,人物的安排都会反复琢磨。在正式创作中,画几次的人不在少数。
据悉,郝雪山所绘《唐诗三百首》选本,为清代理塘退休学者选本。他以先易后难的方式创作。虽然他的创作得到了许多老师和朋友的鼓励和肯定,但近180首唐诗意境的再现在未来仍然充满挑战。(本报)
标题:[文化]郝雪山国画写意《唐诗三百首》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我与父母的一张合影
下一篇:[文化]元夜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