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旮旯里的矿工发明家
本篇文章1366字,读完约3分钟
高永祥只是山西省乡宁县的一个普通矿工。然而,他以好学、勤奋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迫使人们将他在山里的原生矿工与风马牛不相及的“发明家”联系起来。他发明的东西不仅可以为他们的矿山每年节省20多万元,还可以拿走2012年大连国际专利博览会的金牌。初夏雨后,在乡宁县深南坳焦煤有限公司的一条斜井运输巷道里,我们遇到了矿工的发明者高永祥。像往常一样,他和他的同事们重复着卸汽车的工作。听说我们是来采访普通矿工高永祥的,他是怎么在大连国际贸易博览会上拿金牌的。几个工友做完手头的工作后,也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聊起来。工人们对农村儿童的梦想
1987年,18岁的高永祥开始在当地一家小煤矿工作。虽然他只是一个小煤矿的普通工人,但这是他多年来梦想的工作。更何况当年的工人比那些躺在田里的好。“当我当了将近30年的煤矿工人,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如何拿着第一份工资,双手沾满煤黑的,就像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出生长大的官头镇一样。我忘不了家乡的沟壑和山脊。”从我记事起,高永祥的一生就一天到晚跑山越岭。抢爸爸,抱玩伴,放羊,提着篮子,不管是种地,上学,放羊,捡牛粪还是割猪草,都离不开这座山。他不止一次爬上山脊往外看,山外还是一座山。他看不见山外的世界,也不知道。所有的祖先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个黄泥坡上,所有的孩子无一例外的世世代代都在守护着这个土坡。年轻的高永祥一心想要的是不一样的生活。他不想像父母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面朝天空。“村里的娃娃都去种地了。他们不种地能干什么?”除非你有技能,否则你将来可以在煤矿当工人。是父亲的话在年轻的高永祥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让他立志有朝一日走进煤矿,过上与祖先不同的生活。“农村孩子没有别的,但力量从来不缺。”高永祥就像他说的那样。只要他开始工作,他就像一个工作狂一样累。只要他找到自己的路,他就必须有所作为。就这样,在高永祥18岁的时候,他终于进入了煤矿,成为了一名矿工,因为他相信,只要他肯努力,360线任何一条线都会有冠军,他是煤矿工人中的冠军。只要你细心,矿工可以成为发明家
2008年,伴随着煤矿兼并整合的浪潮,几乎处于无庸置疑之年的高永祥来到乡宁县深南坳焦煤有限公司,开始在公司运输队担任信号工,每天和工友们一起负责卸载几十台矿车。即使是汽车卸货,也就是先用铁丝捆绑固定矿车和货物,等矿车把货物运到目的地后再卸掉铁丝。上次工作,一个班要从井口到地下来回几十次。我每天都用铁丝拆掉绑起来。虽然这种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步骤的工作很枯燥,但只要我每天能看到几十辆矿车在运输斜井大巷的井口和井底之间来回奔跑,高永祥的心就会很踏实。努力工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一切理所当然的时候,高永祥总会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正是这种学好的习惯,让高永祥发现了别人注意不到的问题。“每天上班都要先带一捆电线,下班还要清理一堆废铁。一节课几十斤,一天三节课,一年一矿几十万里!广宁乡宁有多少煤矿和矿种?”即使是现在,说到用铁丝捆绑矿车和货物,高永祥的眼里明显流露出一丝心疼。“说是铁丝,其实都是钱。就算有钱,也浪费不起。我看上去很焦虑。当时我就想,我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捆绑链,以后可以代替铁丝进行捆绑?”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明一种新的捆绑链,必须简单实用,节能环保。"
赢回大连国际博览会金牌
标题:[文化]山旮旯里的矿工发明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丁晋东的节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