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太原农村的婚嫁消费
本篇文章991字,读完约2分钟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郊区农村的贫富婚姻消费存在很大差异 有钱人娶媳妇或者娶妓女都是天经地义的。有几十桌(每桌6人)到几百桌,多为八菜八碗或十碗,极尽奢华,花费数百元(白洋)以上。 大部分人结婚用一些红布花布,做两个新铺盖,剪一两件家具,花几十块钱彩礼,摆10到30桌宴席,大多四碗一个火锅或者八菜八碗,都在50元到100元左右 最穷的人连衣服被褥都娶不起。他们只给那个女人几桶食物。简单的叫亲戚来家里吃饺子,就算做了事情,大概也要三五块钱到十几块钱 【/h/】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初,农村人和干部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基本一致(指一个村),婚姻消费差别不大 20世纪50年代,结婚100元左右需要衣服和钱(俗称彩礼)。从1960年到1965年,大概花了200元到300元,从1966年到1970年,从400元到500元,从1971年到1975年,从800元到1000元,从1976年到1980年,大概花了1200元到1500元。做生意的时候,我粉刷了家,做了两张新床。 当时注意买自行车(后期加手表和缝纫机)。宴会的规模非常一般。200人是一个大事件,宴会大多是八菜八碗或四碗火锅 现阶段,礼物(俗称礼物)不重。亲朋好友讲究的是“四礼八动”,大多是4元到8元,后来加到10元到20元。邻居之间的礼物一般在1元到2元之间,甚至几毛钱。 【/h/】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婚姻消费方面相互攀比。凡事都是高不可低,老婆需要盖新房,买彩电,冰箱,洗衣机,高档家具,金银首饰,羊毛服装等等 女方彩礼只涨,一般从1985年前的2000元到3000元,1986年到1990年从6000元到8000元,1991年到1995年从10000元到13000元,1996年到2000年从18000元到20000元,22000元到24000元 这期间宴席的规模越来越大,从最初的三四百人,到五六百人甚至八九百人甚至上千人。宴席上的热菜多为二三十道,花样翻新越来越高,不仅有鸡鸭鱼肉,还有生吃的海鲜,甚至还有鹅腿乌龟。 礼品也有所增加,主要亲戚如叔叔阿姨从100元和200元增加到500元、800元和1000元,一般亲戚朋友从20元增加到50元和80元,100元和200元,而向邻居要一个人的从2元、5元和10元增加到20元和30元,要求全家的从8元和10元增加到20元、30元和30元
标题:[文化]太原农村的婚嫁消费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