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武卫军:誓让心湖泛微澜
本篇文章4427字,读完约11分钟
武卫军,对于太原文化圈的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曾经是一位诗坛明星;对于太原市的校长群体来说也并不陌生,十余年的校长生涯,加在他身上的是一连串褒奖。自2013年3月15日担任解放路小学校长以来,他将一所占地面积并不大的小学搞得有声有色,饶有内涵。这在太原市教育改革中也是史无前例的。每到一所学校,他都有所建树,使每一所学校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在小学教育上,我希望是用一些潜移默化的东西来引导、影响孩子们,最终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一些对人生、对世界有正能量的价值观。”这是武卫军的内心感言。 了解他的人都以对他敬爱有加,初见面者也很快被他的亲和力所打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有智慧、务实的校长,看看武卫军校长是如何让学生的内心泛起微澜的! 环境才是心灵成长最好的土壤 解放路小学始建于1919年,占地面积4917平方米,按照目前的办学标准来看,这样的容量要想“大有作为”显然不可能。但是,武校长的到来,让这个本来略显局促的校园马上变的生动而且有了内涵。 解放路小学坐落在天主教堂后面,周围古树林立,老旧的哥特式建筑让这个校园看上去又平添了另一番风味。加上校园内新植的绿植,盛夏时节,在这个面积不大的校园内生活学习,总能感受出一份难得的雅静与惬意。 对于担任解放路小学的校长来说,武卫军并不感到陌生,令他比较难为情的是狭小的校园在不能扩容的现状下,如何让学生的身心置身于一个文化氛围融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解放路小学的历史比较悠久,基础设施还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我们就是想达到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办学效果,尽最大可能地培养出一个个合格的学生。”在他担任校长的两年时间内,经他多方协调努力,先后增设了科学实验室、劳技室、球馆与多媒体会议室。其中“放放球馆”是一间专门为师生开设的室内球馆,室内的塑胶球场可以让同学们同时进行羽毛球与乒乓球练习而互不影响;新铺设的塑胶操场可进行“七人制足球比赛”;多媒体会议室则经常用于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这个多媒体会议室内的硬件设施都还算不错,之所以要做一个多媒体会议室,我们主要是考虑到更好地与家长、与同行的顺畅沟通与交流。”如果说,他仅仅是一位注重“硬件建设”的校长的话,那未免有点狭隘,武卫军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从细微处入手,在潜移默化中让效果最大化。 相信每一位进入解放路小学校园的人都会被校园文化墙所吸引。在饰有校园形象“放放”的带领下,“与‘放放’一起学文化”的文化墙围绕园内一周,涉及与中华文明有关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哲学等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其独特的科普形式,让呆板的内容突然变的生动起来,细细数来竟有36块之多。 对此,武校长有自己的见解,“孩子们还小,我们不能让孩子们按照大人的标准来理解很多深奥的东西,但是如果将深奥的东西以他们喜欢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出来,让孩子们在校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来感受,岂不是一种最理想的教学方式?”“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地叙述了中国古代直至中国现代思想教育文化的发展。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这一点上来看,武卫军的这个创举无疑是符合解放路小学“以人为本,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的。校园处处显文化,即便是学校的厕所,也都是用甲骨文来标清男女区别的,这样的指示方式想来在全国的小学校也是绝无仅有的。 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孩子自信 2013年4月26日下午,解放路小学20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太原市第三届少儿国学经典诵读,这是他们第二次参加此活动。此次参加活动的同学,年龄最小的8岁。武校长特意选择了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雪》,让孩子们去参加比赛。此前,他已经多次与孩子们在一起交流过,还耐心地讲解了关于毛泽东诗词的写作背景。武校长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空前绝后的诗词,让孩子们领略到那种气势,那种豪迈,并试着激发孩子的情感。当孩子们在比赛中铿锵有力地诵读的时候,解放路小学学生所表现出的气势令在场的评委震惊万分,频频的掌声给了孩子们莫大的鼓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语言功底提高了,表现欲望增强了,家长们对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也给予较高评价。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体,也筑就了写中国字、说中国话、画中国画、剪纸刺绣、吃饺子、敲锣打鼓、武术、赛龙舟、打太极拳的伟大中国梦。这也是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工程,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大事。”让武卫军校长感到困难的还是当前教育的社会化、公平化、均衡化如何全面实现。作为一位校长,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在武校长看来,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许多年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代表、总积淀及最基本特征的文明汇总。“就学校而言,我们必须要让学生知道中国和祖国的不同寓意。从神圣、伟大、振奋中去感受老祖宗留下的诸多宝贵财富,这也是我们继承传统的目的。”无论是校园文化墙的设置还是“诵经典润人生”活动的参与,他所做的,都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从历史人物当中学到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伟大。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和社会勤奋读书,知书达理,胸怀博大,具有正确的明辨观和价值观,达到真正的传承。让孩子们在励志当中健康成长,运用学到的本领,长大成为国家社会的贡献者。 倡导文明礼仪,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在武卫军校长接任解放路小学校长伊始,他就同校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决定,要从学生的日常文明礼仪抓起,将“文明礼仪和提升质量”作为重点工作,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武校长有许多文化圈的朋友,这些人都有着很深的国学修养。说到德育教育的时候,他认为,德育常常给人的感觉很空,难以落到实处。无论教师还是校长,责任都是育人。素质教育首先是德育,然后才是智育。 每年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大队部都会组织开展“感恩老师”的主题队会,同学们会利用诗朗诵、快板书、书法、绘画、演讲等形式,真真切切的表达了感恩之心,一份份用自己稚嫩的小手亲自给老师制作的节日贺卡,表达了对辛勤教育自己的老师的感激之情。平日里,学生们见到师长都会行礼问好,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礼仪意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校的工作成果。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改观, “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劳动、会健康、会审美、会发展、会创造”的办学目标正以骄人的业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山西研究基地实验学校”,“山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太原市文明单位”,“太原市德育工作模范学校”等的光荣称号。 武校长认为,这些荣誉的获得与广大师生恪守“思源、思远、思齐、思起”及“自信、自强、自尊、自豪”校风校训不无关系。而这些训教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千百年来治学与做人准则的提炼,通过对这些准则的认知让大家感受到了集体荣誉感与自豪感,这也是他个人一直恪守的人生准则,这些准则已经在学校里实现了很多,日后势必将影响到每一位走出解放路小学的学生。 利用新媒体,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从解放路小学学校网站上可以看到,学校对于历史教育的角度比较灵活,当问及这是否也可算作是国学教育的一种创新的时候,武校长说:“历史教育非同于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如何从过往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应对今天的现实生活,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把知书、礼仪、忠孝、廉耻和道义的博大精髓和爱国主义紧密结合,在孩子们中正确有序的播种发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所以必须重视历史变迁,学习历史知识和研究历史教育。说到创新,古人做的比我们多,我们必须加倍奋进和努力,成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博大民族时,才能不辱时代使命,振兴中国历史教育。”
大时代,更需要努力育人 “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就社会而言,我们在教育产业化的同时更需要多元化。就人类、人品、人才来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这段成长历史当中,如何立足社会,如何为之做出贡献,如何为己感到骄傲,是我们这代人需要经营的,从职业上,职责上,能力上,我们都要以社会大发展的眼光、角度,去洞察、思索和努力,全力培养好我们的下一代。”随即武校长又谈到了“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他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有许多问题。其中课程问题、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尤其突出。 当下较为热门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作为国学经典已经走入课堂,看似比较乐观,其实应该担忧才对。“这些典籍的教育目前分歧多,争议也多。还不成体系,许多学校与机构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教育部门还没有具体出台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课时安排、量与度的衔接拿捏等方面差别非常大。”武卫军说。 小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不喜欢单纯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的问题,主要是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相对单薄。武校长认为,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与实践性,才是导致学生漠视传统文化内涵的主要原因。泛泛而谈的内容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实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三者的结合,形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在武卫军看来,现在的学生是一群在特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得到的关爱太多,很少有机会想想自己为他人、为父母、为集体、为社会做点什么?“我倡导学校要多为学生们创设接触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会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们实实在在地去体验生活,思考问题、领悟道理、学会选择,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合作。”而这些也正是他这些年来一直推动尝试的教育宗旨。 素质教育的源头是传统教育 谈到应试教育,武卫军校长认为这是一个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当前传统文化活动,如舞蹈、绘画、书法、围棋、茶道、乐器等,提升了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另外学校可通过各种教育载体,如公益广告、专题网站,贴近生活的挂图、学校的文化宣传栏等形式,以多样化的方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生活。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要做知识的搬运工,都要能运用自身的儒家风范,文化气质去净化心灵,影响学生。“说白了,高素质人才教育的源头还应该是传统教育。”武校长如是说。 “不欲虚无把日度,誓让心湖起微澜!”如果把小学教育比作一泓清澈见底的小湖,那么武卫军就是让这面湖水微泛涟漪的那缕清风。
标题:[文化]武卫军:誓让心湖泛微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金岗库村忆荣臻
下一篇:[文化]百尺楼前追思清官梁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