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埋首古籍 领略纸间幸福
本篇文章1641字,读完约4分钟
黑框眼镜,不善言辞,江涛有强烈的书生气。这也是事实。他是作为一个书迷长大的。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其他男孩成群结队地在外面疯狂奔跑,除了江涛,他最大的爱好是在房子里钻孔和看书,他无法摆脱他们。
当他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通读了四大古典小说、五千年的世界、历史记录和许多其他历史书籍。大学虽然是金融专业,但是分到金宝斋,毕业后还是蛮有文化的。在财务部工作两年后,他深厚的文史功底显露出来,很快被领导分配到销售部收集鉴定古董。
一本“旧书”把他引上了古籍研究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星期天,江涛去了省会南宫逛逛。那一天,市场非常繁忙,江涛毫无收获地转过身来,有些沮丧。刚要回家,我突然在一个小摊上发现了一本小书,名叫林纾清华。捡起来翻过来。繁体字都是竖排的。1957年的书的内容不太好理解。好像说的是古籍的起源和相关轶事。回国后,他迫不及待地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又去图书馆查了相关知识,才知道作者叫叶德辉,而且原著古籍还有版本...20多年后,江涛仍然记得第一次找到版本参考书的经历。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江涛的书柜里。从此,他对古籍越来越感兴趣,最终走上了古籍研究的道路。
关于淘书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奶奶活着的时候,江涛每隔一两周就去西宫看望她。家里的其他人都坐公共汽车,但只有江涛必须骑自行车去,才能在夏媛老矿业学院前面的旧书摊上找到书。“那里真的是我的‘天堂’,而且经常有收获。”江涛说。有一次,他正好看到江德铭在亦舒白英看到于非闇先生写的《杜门陀歌集》的介绍,说这本书内容特殊,作者装帧独特,堪称民国奇书。几天后,他在夏媛的旧书摊上看到了这本书。我拿起来一看,原来是1927年的原版重道林纸。当时,江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假装漫不经心地翻着书,然后向摊主询问。摊主看了一眼,随口说:5块钱。江涛喜出望外,很快付了钱,骑着自行车死了,担心摊主会食言。事后,每次他和他的读书会谈起这件事,大家都很惊讶,羡慕他的“书缘”。这本书现在的市场价格是几千元。
你应该学以致用,千万不要跟风去读畅销书
走上书画鉴定之路后,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古代书画作品,需要购买大量相关的参考书,这种花费金钱和麻烦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想象。就像1966年王、主编,香港大学出版的《明清画家的印章》一样,由于出版较早,当时印刷数量有限,所以很难找到。江涛一直在网上发帖,坚持了很多年,才在广州一家书友会的帮助下高价买下。
江涛的读书哲学是学以致用,买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或值得代代传承的书。他从不跟风看所谓的畅销书。就像他的集宁《金石志》八卷本,一夹六卷,写于清朝光年间的刻本,是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浓缩典范。他五年前在拍卖会上买了这套书。作者是徐宗干。书的内容主要介绍济宁周边的石头遗迹,文笔流畅。特别有价值的是,书的背面附有许和他的兄弟,民国时期许的后裔的碑文,还有当时的大藏书家(他是孙中山的秘书)的两个碑文。像这样可以代代相传的书,在江涛眼里可以称之为珍宝。
多年来,江涛在家里已经收集了近1万本书。“我想是时候做些整理工作了。你买书不整理,我的宝贝们就不能照原样发光了。”江涛后悔了。在原单位,他是优秀的评估师,业务骨干。他工作了将近20年,几乎没有休假。2013年,他下定决心,离开了自己喜欢的、有成就的工作,调到太原图书馆参与古籍整理工作。“这份工作对别人来说太无聊了,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种解脱。我终于可以安静地学习一些有价值的知识了。”
多年前,江涛在一次拍卖会上遇见了清代书法家张裕钊的《祝福阅读》。当时他不懂,但经过多年的历练,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希望与广大书友分享,那就是“珍惜时间,快乐学习”。
○提示
这一系列报道得到了第二项研究的协助,第二项研究还向《山西晚报》提供了100套由中国著名教育家刘承廉签名的“伴侣系列”书籍。所有做报告的读者都会得到一套书。也欢迎读者朋友积极提供线索。请关注《山夜每周阅读》(微信号:sxwbkzk)并留下你的线索和联系方式。一旦被领养,你还会收到一套书。
标题:[文化]埋首古籍 领略纸间幸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金岗库村忆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