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蝉形歙砚
本篇文章552字,读完约1分钟
墨池是螓首,砚背是两脚,栩栩如生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起源于古代周舍而得名。作者收藏的明代蝉形歙砚,是15年后的一次聚会后,法小武先生送的。
这种蝉形的歙砚是用铁星筋做成的,长32.5厘米,宽21厘米,厚5.3厘米。砚台呈蝉形,设计精巧,切割巧妙,线条流畅。墨池是螓首,砚台背面是两尺,栩栩如生。歙砚坚韧、温润、干净,颜色如蓝云。听起来像是敲打和爱抚皮肤。不仅涩,而且滑,不拒墨。欧阳修《墨经》评曰:“宛宛出自卫龙溪,其石坚强,故前生常用之。金星贵,石略厚,用手搓比较好,但天下少有。”
歙砚以其不同的石纹而著称。如金星砚,在砚台上洒着金黄色的点,黑色的地面上有黄色的星星,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如肋砚,蓝黑细纹似肋,细如盘发,粗如胶布,波般敏捷;如美颜砚、卧蚕、柳叶,看起来都像眉毛,长的长,短的短。棱纹砚中,细粒古犀牛排骨、鱼子酱排骨、深色细排骨最好吃。自唐代佘氏开矿以来,金星砚在佘艳享有盛誉。
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复活和不朽,由于古人认为蝉以露水为生,所以把它视为纯洁的象征。曾经是端明寺学士的宋代书法家蔡襄,偶尔会从一个侧面获得赞誉:“玉清,淡雅,缘默。若仍持之,愿向秦人求十五城。”佘砚被比作和氏璧,可以求救于谁。
看着蝉形的佘艳,我的耳朵里似乎有阵阵蝉鸣,但它们的感觉很难。沪生盘
标题:[文化]蝉形歙砚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