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我为什么嗜茶如命
本篇文章1229字,读完约3分钟
“你这么瘦,喝茶吗?”这几年一直听说有这样的问题,当然是圈里朋友关心的问题。
“我是瘦肉型品种,黄瓜不能种茄子。”我经常这样回答朋友的关心。
客观来说,喝茶和消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绝对不是因果关系。
“少饮酒,淡泊名利,多饮茶生路”,这一条幅,至今仍挂在山西品牌茶楼玉集茶楼,作者是我省青年书法家、太原理工大学中层干部鲁。当我和林建交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朋友,特别是他的理论,书法的最高境界体现在美妙的指法理论上,让我顿悟,有一种被绕过的巨大感觉。当然,他那双真诚纯净的眼睛属于标准的“温柔节俭”,那种飘逸帅气的“鲁风”风格构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书法享受。
自然,我们成了朋友。对智明无动于衷,宁静而遥远,当然提高了生活的品味;退一步说,至少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使不装优雅:利大于弊,弊小于利。
出于这个原因,话说回来,喝茶,尤其是浓茶,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身体瘦,血压低,贫血。因为茶有“刮油”之说,瘦人不宜多喝茶;如果你是贫血患者,就不要喝浓茶,因为茶中的多酚会影响含铁食物中铁的吸收。例如,蔬菜和茄子含有大量的铁,多酚会阻碍吸收。喝茶的危害显而易见。
但是,如果我不喝茶,危害更大。比如新陈代谢缓慢,各种电器电子产品引起的辐射,长时间思考导致的大脑疲劳,味觉享受和很多茶友交流的话题丧失,出现“四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粘度)倾向等等。相反,喝茶的好处太多了,提神、消食、解闷、养肝、明目、利尿、防辐射、防癌、缓解疲劳等等。
基于此,如何趋利避害?首先,我们要坚定的相信喝茶,毫不犹豫的喝下去,体验喝茶,做一个好茶族的最大快乐和审美情趣。有专家警告说,饭后有“六大不便”,其中一个不是马上喝茶,而是一小时后再喝。
至于瘦,那就瘦吧,只要健康就好,瘦不瘦无所谓。“瘦就是瘦,精神就够了。”其实多出来的脂肪就跟一个人多出来的钱一样,已经是负担了。一个同事,40多岁,身高1米75,体重90多公斤。他羡慕地叹了口气:“你看你多好。我每天带着将近两袋面条生活……”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我都会告诉他:“那就喝茶吧,哪怕是减肥茶,它的第一主料就是乌龙茶。”乌龙茶减脂减肥优势突出。
其实医学也是哲学,身体需要保持平衡,从而达到营养平衡,阴阳平衡,心理平衡。我还是要感谢茶,因为我的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喝了30年茶,已经非常接近正常值了。
多年来,我也在礼尚往来中向茶致敬。这是唐代刘的《茶的十大美德》中的一个美德。用茶驱病、养气、消食、益仁、尝味、解闷、养生、养心是可行的。如果说刘的《茶的十种美德》颇有绅士风度,那么与他同时代的陆同,则显得奔放、宣泄颇多。他的诗《谢梦送新茶的忠告》的中间部分可以用激动人心来形容:
一碗喉吻,
两碗破碎的孤独。
三碗寻枯肠,却只有五千卷字。
四碗淡淡的汗水,人生所有的坎坷都散落到毛孔里。
五碗筋骨轻,六碗仙魄满。
七碗不能吃,两轴有凉风。
喝茶到这样的状态真的没什么,没关系,至少对精神健康有益。
标题:[文化]我为什么嗜茶如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