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孝义巧手艺人上百件面塑迎新春
本篇文章732字,读完约2分钟
“麒麟松子不倒翁,六合二仙寿。孙猴虎斗二狮,鸡犬面羊蛇盘兔。一对石榴,荷花扭来扭去。寿桃红口,枣糕层层。”这首在孝义广场流传的顺口溜,描述的是传统手工艺的面塑。被称为“专业面团雕刻家”的刘风英是孝义著名的聪明妻子。在猴年春节之际,她制作了数百个面塑,包括生日庆祝、祖先崇拜、婚礼庆祝等,为人们的家庭团聚增添了愉快的气氛。
56岁的刘风英(音译)是孝义市对镇后庄村的一名专门做面团造型的农妇。刘风英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喜欢面塑。久而久之,她学会了好的技能。当时面粉紧缺,她就用泥巴塑造了各种花鸟形象。婚后谁有喜事就找她帮忙做面塑。五年前,她开始定制面塑。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方圆十里坝村的人们每当有节日活动时都会来这里自己点菜。她一年到头都很忙。
当她到达刘风英的家时,她正专心为邻村一个过三岁生日的家庭做面条羊。我看到她绑着摘着的时候,羊鼻子的轮廓就出来了;一旦一切都翻了,嘴的形状就有了;在羊腿下拉一点黑面团,压一下,就成了羊蹄。之后我就粘着眼睛,短短五六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面羊就被“捏”在了她的手上,让在场的人惊叹不已。
刘风英愉快地向我们介绍了面团制作的整个过程。她说,做面团没有模具,靠手工揉捏,把基本形状定型,用各种颜色装饰,放在锅里蒸,做成不同形状的面团。农村更讲究,年轻人结婚要“幸福富贵”“鸳鸯”,老年人过日子要“万寿桃”。她说:“我喜欢做这些事情。每次做完一个都会想自己能做好什么,不能做好什么,怎么提高。有时候躺在床上,这些面塑也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刘风英因痴迷于面团造型而闻名,她不仅赚钱补贴家用,还继承了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在她的指导下,后庄村三个聪明的媳妇都成了面塑师,专门制作各种面塑供人们谋生,走上了赚钱致富的道路。(本报记者李)
标题:[文化]孝义巧手艺人上百件面塑迎新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