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这里最早叫“中国”】追溯德政文化之源

[文化]【这里最早叫“中国”】追溯德政文化之源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0 13:16:02 阅读:

本篇文章3551字,读完约9分钟

图为世界上被称为“林深”的瑶岭。

李宏伟

帝尧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大门。

去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全世界郑重公布了一项重大考古发掘成果:姚的都城在“中国”最早的“中国”临汾陶寺。陶寺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主脉,是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支点和基石,比河南二里头出土的夏商遗址早500-600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书记王儒林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介绍了山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提到了山西历史文化的“三个一”,其中“一都”就是陶寺遗址。

帝尧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博大精深的瑶族文化像一个巨大的迷宫,闪耀着文明的光芒,散发着神奇的魅力。

帝尧创造的陶寺文化,建造了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

杜尧平阳在时间上离空如此遥远,在地理上又如此接近。

从襄汾县东北约7.5公里处,你会到达襄汾陶寺遗址考古成果展厅,在这里可以看到沙盘和大量珍贵的出土文物。

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代传承。几代学者对陶寺遗址进行了38年的考古发掘研究。1000多座墓葬展现在世人面前,大量珍贵文物如陶器、彩绘木、玉器礼器、青铜编钟、朱字等相继出土,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新成果和早期文明形成的新证据,将陶寺遗址锁定在帝尧时期,震惊世界。

陶寺八大考古发现中的“最”像一封来自远古时代的信,语气诚恳,信息确凿:最早的“中国”在临汾,陶寺和这里!

82岁的丁村博物馆原馆长、文博研究员陶福海谈到了陶寺考古:陶寺遗址占地280万平方米,相当于四座紫禁城,表明当时不仅出现了这座城市,而且非常发达;出土平锅《竹书》中的“文”、“瑶”字,证明了汉字的使用;出土的绘有盘龙图案的是帝尧的“国徽”,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腾,与《竹书·编年史》记载的“赤龙生尧”相吻合,表明在陶寺文化的早期,龙就已经与帝挂钩,这使得中华民族的“龙的传人”有了很好的依据。出土的铜钟和铜环证明了当时的冶炼和浇注技术;礼器、玉器、彩绘木制品、彩陶证明了礼乐体系的形成;仓储区、“bin-shaped device”和lei-la的出现间接预示着农业的发展;祭祀图像遗存的发现象征着国家权力的存在;墓室形制反映当时有“王”和朝臣,体现了国家管理职能。

[文化]【这里最早叫“中国”】追溯德政文化之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文明探测工程首席专家王伟说:陶寺有城、冶、写三要素。国内外没有一个遗址像陶寺遗址那样全面地具备了所有的文明元素和符号。

证明杜尧平阳的关键证据之一是陶寺天文台,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天文台,比英国的巨石阵早400多年。

我们站在修复后的陶思天文台前,感叹先人的智慧。平台底座上有13根立柱,形成12个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专案组组长何伟说,站在观测点上,透过缺口,通过观察东边塔尔山山脊线上的日出,一个太阳年可以分为365天或366天。20个节日,除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还有小米、大米、豆类等农业季节,当地气候四季变化

在天文台附近,考古学家还在一个中墓中发现了一种测量中国古代太阳阴影长度的天文仪器,不仅可以确定季节,还可以确定大地测量的“地下”。专家学者以陶寺城址中表为测量十字基点,推断出陶寺文化四表,印证了《尧典》中“四表明”的记载。

何洁说,“中国”的本义是“建在标准确定的土地上或中国境内的首都和国家”。陶寺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大都市遗址,至少在黄河中游,可以确定进入早期文明,已经进入国民社会。因此,它是迄今为止最符合“中国”最初概念的政体的首都,也是中国的国家。

通过破译陶寺文化密码,确定中国年轮在临汾,陶寺是最早的“中国”,让人看到中华文明进入第一个高峰。

帝尧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

姚姓齐一,名放勋,名唐涛,是三皇五帝之一。他开导祖先,颁布立法;广泛打井,教书育人;立谤木而广纳谏;实行禅让,提倡仁;划定九州,调和万国。《尧典》、《尚书》记载了尧的治国之道,即“以德治国”的思想、“尧桀”的清廉思想、“可教练”、“灭亡”的民主思想。其中,“克明君德,爱九家”的“和谐思想”是瑶族文化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以“和谐”文化的“和谐思想”倡导和平发展、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国际观。他说:“中国的“和”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国与国和谐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在追求和继承和平、和谐、和谐的坚定理念。”

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尧庙和尧陵,感受一下帝尧治国的伟大“和合思想”。

姚寺高大雄伟的五峰楼,让人遐想冥想。这座建筑建于唐代。据解说员说,在古代,帝尧和他的四大臣经常一起旅行,欣赏美丽的风景,民主地讨论政治,这被称为“五凤”。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标志是任人唯贤。帝尧认为舜的灭亡对天下有利而对一人无益,而子的灭亡对一人有益而对天下无益。把世界公之于众的想法,成了中国民主政治最早的故事。

坐落在药庙广场的华表,由汉白玉雕刻而成,高21米。它建于2001年,是中国最高的。据说,帝尧为博纳的谏立了一棵诽谤罪树,人们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意见,也可以把它们敲出来。他为了改善政务,出去当面听他们讲。可以说,诋毁穆是帝尧民主政治的表现。

5月16日,在原临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瑶族文化研究发展委员会主任刘何新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尧陵,一股如羽毛般的空灵感突然浸透了我们的身心。

尧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尧都区老河北岸,距市区35公里。

尧陵是三皇五帝中最大的陵墓,高50多米,周长300多米。陵墓由黄土堆积而成,覆盖着古柏,四周溪水清澈,景色秀丽壮观。祠堂布置在山上,建于初唐,历代修缮。寺内有10多块石碑,记载着帝尧的丰功伟绩和尧陵的历史沿革。陵前殿有中性碑,有《上古帝尧陵》一书。

相传,帝尧驾崩,万民哀悼。当他靠近洞穴时,他变成了一座陵墓。瑶族祭祀活动在历代都被视为民族祭祀,春秋节日则是在明清时期设立的。祭祀季节,游客编织,商家云集,各种艺术表演,香火鼎盛。

帝尧世世代代受到中国人后裔的尊敬和敬仰,被尊为“文明的始祖”、“人民的主人”。子曰:“只有天大,尧大。”司马迁赞曰:“其仁如天,其识如神,其象日,其象云。”

瑶岭成了中国孩子心中巍峨的灵山。

弘扬瑶族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几千年来,“田垚顺天”一直被誉为一个理想的和平与繁荣的时代。著名的诗“春风有千柳,中国有六亿人尽了最大的努力”表达了毛泽东主席对人民的赞美,人民是领袖,也是诗人。

帝尧的道德管理和尧文化的深刻影响,为整个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唐尧遗产在临汾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文献记载、历史遗迹、民间传说和考古发现等方面。,形成了活化石般的瑶族文化积淀层。

徜徉平阳,有很多关于姚的地方和故事,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的汁液。

在尧都区,有益村、都村、康村、尧庙村等。康庄是“打地歌”、“康曲谣”等民歌的发源地;襄汾县有王尧访席、Xi洱海、鄂英泉等传说。今天,在大运高速公路上的共青桥东侧,有一块“巢父洗耳”的石碑;霍州市的桃塘峪是帝尧的避暑胜地;翼城县有村、康城村、村、朱村、龙康村、丹山等;安泽县有康城村;福山县有天坛山、庐山等。,是帝尧的避暑胜地;莆仙山,莆仙县,据说是帝尧游览溥仪子的地方,莆仙县就是以它命名的...

洪洞县甘亭镇杨峪村的大型民间活动“迎姨妈迎娘娘”,延续了四千多年,堪称世界上最古老、最生动的“活化石”。

传说顺庚居深山,极其贤惠孝顺,深受百姓爱戴。王尧和他的两个女儿娥皇以及女英的妻子舜在杨公村结婚。羊峪村距骊山35公里。从此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羊人从历山“接大妈”,回到母亲家救家人;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王尧的生日。骊山人前来祭奠王尧,并“欢迎皇后”回家。每次我们打招呼,两地的人都蜂拥而至敲锣打鼓。住户提前拆洗被褥,蒸馒头,准备饭菜。沿途村庄洒水清扫道路,招待迎宾队。这一习俗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汾也是围棋的发源地。史书上有“尧使围棋,与他的教子”的记载。近年来,尧都区多次举办“围棋之源”国际大师邀请赛,业内领军人物对阵杜尧,尽显风采。

考古、旅游、寻根、追梦...

“十三五”期间,临汾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打造姚笛世界级之都。计划投资65亿元建设霍州-侯马城际轻轨,投资39亿元建设改造旅游专用公路655公里,打造古文明旅游圈。“中华之根,文明之旅”品牌启动,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15%,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

踏上探索“中国”的最早征程!感受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伟大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沐浴中国早期文明的第一缕朝阳。

标题:[文化]【这里最早叫“中国”】追溯德政文化之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