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9字,读完约4分钟

端午节,益圣堂中医博物馆向社区居民赠送中药香囊,并邀请中医专家为居民治疗常见病;今年“全国助残日”,益圣堂的老中医和老中医指导了10多名残疾人,精心制作了300多个中药小袋在太原出售,向公众讲解中医文化知识;每个周末,益圣堂中医博物馆都会开展儿童中医启蒙活动,提供免费资料,教孩子做中医,普及中医文化知识...

益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是我省四大老字号中医药品牌之一。始建于1698年,至今已传承300多年。除了因战争暂时关闭外,它一直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养生汤第九代传人、我国著名老中医杨聚奎,完善了养生汤的一些秘方,为全国各地患者诊治,挽救生命。CPPCC省委委员杨鲁士是杨聚奎的孙子。他和杨聚奎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龟龄集的传承人,也是益生堂的负责人。他说,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特别是在这次疫情的救治中,中医深入全程,有效发挥了实力。

「推广中医文化一直是圣教会的初衷。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医将成为促进人民健康的力量。”杨鲁士说。益圣堂始终以“愿天下长寿,愿千家万户安康”为使命,弘扬中医药文化,围绕慢性病防治,面向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广大公众开展慢性病普及、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健康促进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提高全民慢性病防治意识和水平,让中医药造福人民。

疫情伊始,益生堂邀请著名中医赵洁、免疫学博士苏文到益生学院向全国医务人员讲解治疗方案,并听取了一万多人的意见。杨鲁士说:“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也是继承和创新中医的生动实践。中医凭借历史上强身祛邪、辨证治病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近日,网上举办了以“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经验”为主题的公益讲座,并邀请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著名中医工作室主任彭涛进行讲座,在网上为1.4万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授课。杨鲁士表示,益生堂创办益生学院作为公益机构,每年都提供一定的经费,为基层执业医师普及中医知识,为学生提供权威、规范、有效的中医继续教育内容。“我们在推广中医文化的同时,特别注重提高基层中医治疗服务水平。”在疫情防控期间,沂生学院转向网络教学,邀请了全国第一位著名中医实践家、“三晋人才”高端领军人才、原省中医院副院长冯硬件等进行公益讲座,网上听课人数达6万人,受到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好评。

[热点]弘扬中医药文化 助力健康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从疫情开始,益圣堂就通过省卫健委和省红十字会向武汉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中成药,制作了中药防疫汤免费发放给公众,并在7天内发放了近10万个口罩、药品和消毒剂。免费发放口罩,免费咨询中医,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在线培训,成立学院培训新的中医...从线下到线上,从“面对面”到“屏幕对屏幕”公益讲座,益生堂秉承推动中医发展的初衷,弘扬中医文化。

经历了疫情的大考验,杨鲁士认为,中医传承的创新不会只停留在纸面上,有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医的发展必将步入快车道。事实上,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我省依靠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取得积极成果。随着疫情进入正常防控阶段,我省出台了《中医药强省实施方案》,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目前,中医在中国医疗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要加强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参与,将中医药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控体系。”杨鲁士说,积极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不仅是一个中医药博物馆的初衷,也是所有中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杨文俊)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热点]弘扬中医药文化 助力健康中国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xw/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