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6字,读完约3分钟

图为边晶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前给小朋友讲述抗震故事。 胡向明 摄 唐山抗震纪念碑与另外7座纪念碑的拼图。 边晶提供 摄

唐山7月26日电(白云水胡向明)以胡耀邦为题的唐山抗震纪念碑被认为是这个城市的精神图腾。 唐山大地震37周年纪念日快到了,唐山市纪念碑广场的人比以往多了。 26日,当时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边晶访问了与唐山大地震相关的其他7座纪念碑,希望相关部门和民间公益组织进行保护修理,不要忘记。
这七座纪念碑分别位于古冶区、卑家店、丰南区、急河发电厂、芦台区、汉沽区、天津市,其中六座完全保存。 最远的天津市抗震纪念碑离唐山130公里,位于天津市区河北路和南京路的交叉点,附近有天津友谊酒店、华侨大楼。 像退伍军人一样默默地站着,一起讲述着37年前战斗的历史。

位于卑家店的纪念碑常年疏于修理,周围一片荒芜。 边晶拜访了当地的村民,知道这座纪念碑是原来谦虚的家店里的部队化肥厂为纪念地震遇难者和家人而建的。 躲在院子里,院墙不高,一部分坍塌,附近杂草丛生。 院子里还有几十座该厂遇难者的坟墓。 碑上写着“遇难者永垂不朽”,还刻着悼念死者的碑文。 现在,位于那家谦虚商店的化肥工厂已经停止生产,边晶在附近地区的山、山下往返几次才被发现。

边晶是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17岁。 边晶说,那一年奶奶遇难,大地震给他留下了擦不掉的痛苦。 大约两年前,边晶偶然在网上看到唐山大地震相关纪念碑的资料,仔细收集整理后,他知道了七座抗震纪念碑的具体位置等相关情况。 今年2月,边晶开始骑自行车寻找7座抗震纪念碑的道路。 不管去哪里,他都会详细记录路线,同时给每个纪念碑留下影像资料,回来后写日志。

5个月的访问之旅告一段落,此时也是唐山大地震37周年的纪念日。 边晶说:“走过来,看到各地人们对唐山大地震遇难者的怀念。 我是大地震的幸存者,我想向年轻人传达当时的地震给这个城市带来的巨大灾害和地震不会崩溃的抗争精神。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24.2万人遇难,16.4万人重伤,97%的地面建筑毁坏,一座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废墟,被视为“20世纪世界最惨烈的地震”。随着唐山大地震37周年纪念日临近,日前,民间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幸存者正用自己的方法追忆着这段唐山人的集体记忆。(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要闻】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寻找7座大地震纪念碑 望保护修缮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xw/1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