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9字,读完约4分钟

去年5月,罗慧宁前往临城县新庄镇扶贫安置点,从规划、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对安置点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指导。不到一年的时间,散落的窑洞式农舍,青砖瓦瓦,第一次呈现出新的面貌。 今年4月9日,罗慧宁再次来到安置点。即将搬进新居的人们聚集在他身边,谈论变化和计划,这是特别令人高兴的 李连军摄4月9日至10日,省委书记罗慧宁深入吕梁市林县、房山、集贤、太原等地调研 他强调,要搞好春耕生产,调整种植结构,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面的结构改革 强化质量导向,坚持综合政策,做好扶贫搬迁,推进产业扶贫,坚决反贫困 人勤,春来早,田忙 在全省大规模春耕生产的启动季,罗慧宁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指导工作 蓟县尚明乡官桥村依靠专业合作社流转1300亩土地发展大田蔬菜,成为该县的菜篮子 娄烦县常专业合作社发展温室设施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在官桥村,农民们正在地里搭起脚手架 罗慧宁去地里看秧苗 大家都围了过来,罗慧宁和大家聊起了田间管理、耕作技术、营销和收入分红 大家都说有合作社,年底有分红,种菜很干 罗慧宁充分肯定了村党支部领导、合作经营、贫困户参与、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他说,官桥村有地有水,设施蔬菜的发展有基础和条件 加快温室建设,发展城郊农业,努力走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前列 在昌专业合作社,罗慧宁走进大棚,视察南方水果立体种植情况。他指出,我省有10.08万个合作社,数量很大,但经营质量亟待提高 要创新机制,规范运作,组织农民参与管理,使合作社真正发挥作用 要强化支农资金的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 【/h/】目前,我省农业部门正在开展“下沉、实查、真服务”活动,农业干部技术人员到各地帮助解决问题 他对随行的负责同志说,要下去的干部要去田头,去户口,去炕头,听听民意,讲讲政策,搞服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帮助农民进行春耕生产和结构调整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做好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春工作 异地扶贫搬迁是解决深层贫困的主要措施 在该省3350个贫困村或自然村中,有2180个已经或正在搬迁,其余1170个重新安置项目将于4月全部启动 临城镇“五河居”社区是一个新移民村,搬迁了五个自然村 罗慧宁进村了解旧村房屋处置、配套服务设施和就业保障情况,并来到拆迁户处听取意见和建议 他说每个人都搬进了新家,环境也有所改善。下一步是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要发挥作用,服务群众,加强管理,开展培训,开拓就业机会,让村民觉得新家是他们期待的家,是团结群众的家,是带领大家共同过上好日子的家 亲密的话语引起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随后,罗慧宁听取了全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情况的汇报,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环联动”,切实做好扶贫搬迁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移民安置点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的改善,将移民安置点的规划建设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做好村庄规划设计,突出依山傍水,再现田园风光和地方风情,有效解决新房子无新村庄、新村庄无新面貌的问题。 村庄规划建设要听取群众意见,不可能建起一排排坐的“营房”,不再留下历史遗憾 工业扶贫是稳定扶贫的根本政策 罗慧宁来到房山县马底会乡水沟湾村调研肉牛养殖带动群众脱贫增收情况,强调发展规模化养殖,培育全循环产业链 在蓟县,罗慧宁视察了土豆的整个产业链 在康农马铃薯产业公司,罗慧宁观看了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品种,要求进一步推广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优化地膜覆盖时间,达到最大的保墒效果 方毅食品公司了解到土豆加工转型后,罗慧宁鼓励企业努力进行深加工,提升档次,扩大规模,增加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罗慧宁在视察麻烦不断的双万亩油松基地时,鼓励企业进一步为生态建设和扶贫做出贡献 【/h/】在调查过程中,罗慧宁还在娄烦县下井右村随意停车,进入农家乐,倾听群众声音 省领导罗庆余、胡玉亭、陈永奇参加了相关活动 (赵) 部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要闻]骆惠宁:抓春耕调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提质量求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ms/1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