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92字,读完约10分钟

初夏,河东大地麦浪翻滚 【/h/】6月5日,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下段村,村两边的麦田里,金黄的小麦随风起伏。最近,几台收割机在麦田间穿梭。空的空气中弥漫着麦秆特有的香味 这些天,运城市的很多村庄,像下段村,收割者的吼声和普通人的笑声,都画出了一幅快乐的小麦收割图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年来,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委托,认真落实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实习期,以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和各项农村改革,推进全省功能农业建设。有机旱作农业取得新突破,农民收入增加新动力,农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打好特色优势品牌 6月,阳光明媚,温暖如春 在紫晶山脚下,3600英亩的苜蓿是无尽的 漳州市畜牧兽医中心主任蓝世河表示,漳州是中国唯一的“以粮养粮”试点城市。今年种草面积达到85万亩,粮料比优化到44: 22: 34 事实上,对于漳州来说,“粮改粮”不仅改变了种植结构,也改变了整个产业链的优化调整 一年来,我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山西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打好优势牌”的重要指示,立足资源禀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质量提升和效益提升工程,继续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启动创建6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和20个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着力建设畜牧业、杂粮、蔬菜和旱作农业。 新洲市是我省最大的粮食种植区 6月8日,在漳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园区建设筹备办公室,我见到了副市长冯祺。“漳州作为我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布局了红芸豆、杂豆、杂交谷子、荞麦等14个优势区和主产区。目前,正在推动建立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杂粮产区交易市场 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邵表示,省农科院正与忻州市合作建设山西杂粮研究中心,这将提高杂粮产业在品种选育、农机农艺和有机旱作农业技术集成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数字最有说服力 2017年,我省特色农业产值比重提高到75%,特色农产品出口产值同比增长36.7%;农产品安全检验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功能性食品相关产业总产值约100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比增长7%;“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增长36.6%,为历史最高水平;兰仙土豆、钦州黄小米、大同黄花闯入全国区域公共品牌100强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传统技术特色 要坚持有机旱作之路,完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我省时,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我省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实施意见》和《2018年行动计划》,圈定了首批有机旱作示范县和封闭示范区,推进了长治市和娄烦、殷珊、神池、兴县、陵川等地的建设,以及30个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 吕梁、忻州、大同、漳州、临汾、晋城已发布实施有机旱作农业的意见 目前,该省正在规划实施六大工程: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用水集约效率、解决旱作农业关键问题、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农业机械集成与发展绿色循环、探索山西特色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 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全面进入功能农业,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山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正式开启 【/h/】山西农业谷“一城三园”目标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部数字农业试点落户农业谷;在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了一批肉羊、奶牛等产业集群和标准化养殖场,牛、羊、草食动物的养殖量占全省的60%以上;山西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城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平台建成,建立20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区。运城、临沂出口量同比增长79%,占全省水果出口量的比重。88%...这意味着山西农业谷、雁门关农牧区示范区、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三大省级战略正在加快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的步伐 【/h/】实践证明,山西现代农业的出路不是大而是特,不是规模而是功能的思路,正在把山西农业的劣势转化为独特的发展优势 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切入点,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统计显示,2017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 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3%,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分别高2.1和0.3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居中部六省首位 结果很难得到 司徒镇,素有“老晋城民俗印象基地、新晋城美食旅游地标”之称,近年来声名鹊起。该镇是通过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结合铁文化、创意农业和山西民俗而发展起来的。主题活动带动695人到司徒村及周边村民打工,平均年收入2万多元 张世英是阳曲县泥屯镇松树村的村民。村里集体今年转让了2600亩地发展果树采摘。他家以前种玉米的20亩地都种了樱桃:“以前种玉米的收入也是一万。Block,现在轻承包费6000元。两年后樱桃树就可以在家赚钱了。 对于太原市金源区四地村村民赵涛来说,完全是脱胎换骨。这个曾经转过锅的家庭主妇,现在已经成为美芝园艺公司花卉种植基地的员工,月收入3000多元 城郊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和业态的蓬勃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去年10月,我省发布《关于加强新型产业和新形式加快城郊农业发展的意见》,投入1.5亿元支持城郊农业结构调整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城郊农业快速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区,建设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圈、 运城花海、阳城农家乐、蓟县土豆节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风起云涌。去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收入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30% “今天和家政公司签了就业合同,马上就要去北京就业了。工资每月3500到4000元 6月10日,来自天镇县陆家湾镇砖窑村的39岁妇女李改贤在参加完母婴培训后,与北京家政家政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还有24个同学和李改贤签了合同 北京管家家政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对“天珍保姆”这个品牌感兴趣 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转移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去年,培育了6.5万个新的农业企业实体,42.95万名农民工接受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9万名贫困农村劳动力接受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今年开始实施国家技能提升工程。目前,84,400名农民工接受了就业技能培训,3,720人实现了就业 “天珍保姆”、“吕梁山护工”等特殊劳务品牌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赚取了丰厚的收入 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50.9% 与此同时,强农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推进。随着《山西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完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的实施,全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好新家 初夏的风,蓝天,绿眼睛。 曲沃县石村镇西海村,绿树红莲,菜肴香浓 近年来,西海村一直愿意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子里所有的街道和小巷都硬化了。降氟改水工程允许自来水管道直接安装到家庭。“人生真的不一样!”成为村民们由衷的敬佩 像西海村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改变了面貌 该省发布了《农村人类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扩展到农村。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农村居民有了更真实的收获感和幸福感 去年三个月共投入各类资金87.4亿元集中整治农村人居,拆除违法建筑22.6万栋。全省61%的行政村实施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行动,80%的行政村实现了定点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70%以上,比国家要求高10个百分点 20万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得到巩固和改善,595个村庄被气化,2.5万个卫生厕所得到改造... 农村环境整治行动顺应了广大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唤起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 阳泉市郊区杨家庄的村民王新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村的人现在把瓜、树叶和树枝变成有机肥,然后还田。酒瓶、铁皮、废纸箱卖给收购站。垃圾分类在城市里很难实施,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在做。 郓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站站长臧盛宴感慨万千:“如今,在农村,垃圾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街道得到积极清理,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保持地方风味,感受乡村美景 让农村生活环境“见山见水”,关系到农民的切身福利和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大同市涌现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历史文化村。晋城市去年建成6个省级和2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2个集中连片示范区...省农业厅人居司司长岳继河告诉他们,他们正在起草《山西省美丽宜居村建设规范》,并制定山西美丽宜居村标准 坚持典型创造与全县集中连片创造推广相结合,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合创造的良好局面,宜居示范村示范带动作用正在显现 更让人欣慰的是,在三金这块土地上,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迅速壮大,“加强作风建设,做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专项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农村乡土人才回流工程吸引了大批山西商人返乡创业、返乡创业。省、市、县选拔了近万名优秀干部到乡镇工作...刚刚参加“三农”领域为期一个月的“下沉、实研、真服务”活动的临县大榭乡福地村第一书记贾说,大多数农业干部都有一颗心:“农村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只要你跳下来,真正为农民着想,解决他们的困难,你一定会有所作为,赢得农民的信任 “以农业为重点是国家的轮廓” 十九大报告吹响了农村振兴的号角。“繁荣工业、生态宜居、文明乡村、有效治理、富裕生活”的总体要求,为“三农”描绘了美好的未来 目前,我省《关于推进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三农”发展的新增长点正在孕育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黄土高原,农业将更加绿色,农民将更加富裕,农村将更加美丽 部门

来源:山西时报网

标题:[要闻]田野上盛开希望之花

地址:http://www.sxbeiying.com//sxms/13209.html